老平台:由于差距太大,老平台的一些柱状图如按实际比例绘制,我们将难以看到它们的“存在”。就拿这款MⅡ300来说,其处理器浮点性能只有Pentium 266 MMX的2/3,现代处理器的4%。因此,我们特别为老平台的一些测试柱状图加上了一个“高倍数放大镜”。
新平台:浮点性能是老平台的24倍,整数性能是老平台的30倍。对于现代主流处理器能有如此大的领先,我们并不意外。毕竟在这15年间,处理器有了重大的发展。从0.25微米生产工艺到22nm工艺,从P5微架构到Sandy Bridge架构,频率与每瓦性能都得到了质的提升。
老平台:看到这样可怜的带宽数值我们并不感到惊奇,那时还没有多通道传输技术,主板的内存传输位宽大只有64bit;那时SD内存已经是为先进的产品,通过预读取技术使传输速度翻倍的DDR~DDR3内存还没有问世;那时内存颗粒还是采用古老的微米级工艺。
新平台:虽然新平台的内存性能较老平台领先了127倍,但我们想说的是,这还只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数值。毕竟测试中,内存只使用了基本的DDR3 1333设置;SiSoft Sandra99这款老软件也无法非常准确地评估新平台的内存带宽。近年来,带宽测试超过20GB/s的内存比比皆是。
老平台:S3 TRIO64V2是一款没有任何3D硬件加速能力的显卡,因此当它能够正常进入GLQUAKE这款由《雷神之锤1》演变而来、采用OpenGL设计的早期3D游戏时,我们不免感到有些意外。但惊喜很快结束,10秒才刷新一帧、平均0.1fps的运行速度令它毫无可玩性。
新平台:在面对640×480分辨率,以及由反射、透明水效果、非实时阴影等简单3D效果组成的测试场景时,如果Radeon HD 7770不能跑出1500fps以上的测试成绩,我们才会感到奇怪。同时,主流显卡的2D性能也有大幅提升,字体、文本渲染的时间得到显著缩短。
老平台:连续写入速度比现在的USB 2.0闪存盘还要慢?不用惊讶,老平台采用的是希捷ST34312A 4.3GB硬盘,其单碟容量只有4.3GB,再加上5400r/min的主轴转速,仅仅512KB的缓存,您还能指望什么?好好回想一下当时您是怎样忍受这蜗牛般的速度吧?
新平台:同样,对于新平台能获得大120.8MB/s的连续写入速度我们也认为合情合理,毕竟它采用的是希捷7200.12 1TB,拥有7200r/min的转速,单碟500GB容量的碟片。不过这15年间,机械硬盘的结构并没有得到质的改变,其随机4KB写速度的提升幅度很小。
如果只是以上这些冷冰冰的测试数据,可能还无法让您足够了解到15年来PC技术的巨大发展。为此,我们还邀请了三位《微型计算机》杂志社的编辑对新老电脑进行了试用,接下来就请看看他们在使用后的感受吧。
《微型计算机》执行副主编,评测室总评测工程师 刘宗宇
一句话来总结的话,就是再也不想回到15年前。我主要试用了一下新老平台的视频播放功能。相信近年来看过本刊各种评测的读者,都能估计出新平台的视频播放能力——得益于显卡完全硬件解码的能力,新平台播放平均码率达50Mb/s的1080p视频也只有3%的占用率,我可以一边看看高清,一边用窗口模式玩玩《暗黑3》,在炼狱模式下享受被“大菠萝”虐待的滋味。
而S3 TRIO64V2只有非常有限的VCD视频加速能力,在老平台上,视频解码更加依靠性能孱弱的处理器(补充一句,MⅡ 300运行Super Pi一百万位的时间是746s)。所以当您播放一个分辨率只有352×288的VCD视频片段时,移动鼠标、开窗口的速度也会变得非常缓慢。看DVD?想都别想,《豪杰超级解霸》是可以把图像和声音播放出来,但流畅度就像您用核芯显卡运行3Dmark 11 Extreme一样。更悲剧的是,通过微软Process Explorer查看,处理器的占用率已经高达100% ,系统已几乎陷入停止响应的状态。
《微型计算机》编辑,85后游戏达人 王锴
虽然年纪不大,但身为游戏达人的我也在上世纪玩过《红警95》、《星际争霸》。而再在新、老平台上玩这些游戏时,我没有感觉出二者有什么大的区别。我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测试,让一个小兵在《红警95》里运动8cm,在新平台小兵需要1.5s的时间来跑完这段路程,而在老平台上,小兵所花的时间只是增加到2.9s。
不过从3D特效上来讲,变化却是非常巨大的。在新平台上,我可以以较高画质流畅运行《战地3》、《孤岛危机2》。而在老平台上,能流畅运行的就只有《DOOM》、《雷神之锤1》。尽管我知道它们是3D游戏的开山鼻祖、是经典大作的开始,但被《战地3》、《孤岛危机2》“惯”坏的我还是无法忍受。其中《DOOM》只是用“纸片”堆出来的伪3D游戏,《雷神之锤1》虽然采用了真正的3D引擎设计,但由于显卡没有3D加速能力,无法流畅运行GLQUAKE,因此只能选择处理器软件加速。后它们给我留下的就只有充满色块、分辨率极低、颗粒感强烈的印象。
《微型计算机》资深编辑,办公达人 陈增林
刚开始,老平台给我留下的印象还不错,打开同一个Word文档,新平台需要5s,老平台也就多出1.8s;稍有不足的是,由于磁盘性能不足,在打开图文并茂的PDF文档时,还是需要较长时间,比新平台多出了39s。但总体来说,不论是用Word写作,还是阅读PDF文档,老平台均可完成。
但上网时,我发现在仅仅打开一个门户网站的首页后,系统就卡得不行,无法拖动网页。多点几次后,更弹出“遇到问题需要关闭”的提示。其实想想出现这样的问题也不意外,毕竟15年后网站首页的复杂程度提升得太大了,一页数百条的内容,各种大尺寸图片、各类Flash、视频广告,让这台为15年前网站设计的电脑只能“鸣金收兵”。同时,我还发现,老平台上的USB 1.1接口实在是慢得令人崩溃,仅仅是写入一个58.6MB的文件,它就花了1分钟以上,平均写入速度只有0.94MB/s。而新平台的USB 3.0接口在写入这个文件时只花了0.92s,平均写入速度是63.64MB/s。总体来看,老平台已经无法胜任日常工作。
综合以上性能测试,以及编辑们的亲身试用,不难看出在经过15年的发展后,主流台式机平台的性能在各个方面都已经有了飞跃性的发展,而15年前的老电脑在当今的使用环境中则难以被用户所接受,也完全无法胜任现在的大部分应用。那么15年前的笔记本电脑,是否会表现得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