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升混血主板无疑是一个在设计上颇具创新性的产品。它通过在主板PCB上进行特殊处理,将原本分开的显卡和主板合为一体,在节省成本、突出特色的同时,给消费者更多选择。然而,混血主板只是下游厂商在日渐萎缩的市场中进行的新开拓,这种开拓的基础并不牢固,因为所有的技术规范和发展方向都把握在上游厂商手中。随着AMD APU以及英特尔HD系列核芯显卡的出现,混血主板存在的意义大为降低。可以说,混血主板输给了没有标准权和核心技术,它的出现只是DIY下游厂商的一次出人意料的尝试,而留下的也仅有回忆而已。
悲情指数:★★★★
悲情原因:不掌握核心科技,不掌握标准权,创新的技术和思想也可以被轻易地挤出市场。
PS是Play Station,PSP是Play Station Portable,PSP手机呢?不是每一个顶着“PS”名称的产品都会成功。索爱Xperia Play就是其中悲剧的产品。这款被大家称为PSP手机的产品,有着一个让用户兴奋的,类似游戏手柄的键盘,但Android系统的应用已经让人嗅到了一丝不安。它到底能让用户玩什么游戏?Android游戏?自然能玩。但玩家期待的是PSP上的各种游戏大作,可它们在哪里?如果只是为了玩Android游戏,消费者的确没有太多理由去选择这样一款在软硬件上都没有什么优势的产品。加上当时高高在上的价格,它也就落得个无人问津的下场。
悲情指数:★★★
悲情原因:四不像产品,没有准确的定位,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自然也不可能获得成功。
USB的速度太慢了,特别是正经历“高清时代”数据爆炸的用户,很难忍受USB 2.0的速度。eSATA的出现似乎能解决这个问题,它的实际速度大约是USB 2 .0的3~5倍,一个接替USB的新时代即将到来?答案是否定的。eSATA没有供电能力,使用时还需要USB接口供电是它的一大硬伤。一旦USB接口速度提升到和eSATA相当的水平,eSATA就没人用了。果不其然,速度快、方便、自带供电的USB 3.0的出现,让eSATA被渐渐遗忘。即使是下一代eSATA开始自带电源接口,但又有谁在乎呢?eSATA的制定者,没有抓住USB 2.0过渡到USB 3.0之间的机会,让大好的市场在等待中流失。
悲情指数:★★★
悲情原因:流走的好机会,是不会再回来的。
6年前,它就让我们体验到了媲美SSD RAID 0的性能,它是技嘉i-RAM。i-RAM利用内存极低的读取和写入延迟,获得了连续读取速度和随机读取速度都超过100MB/s的成绩,实现了在当时看来有些穿越的性能表现—电脑开机后四五秒就能进入系统。可惜的是,技嘉在i-RAM上实现的技术突破,却存在着致命的问题:并非是1399元的价格,而是容量与供电—单张i-RAM只能支持8GB容量,而内存断电后数据会丢失。i-RAM虽然提供了独立的供电电池,但多只能维持16个小时,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随着SSD在消费级市场中的日渐成熟,i-RAM注定只是一个过客。
悲情指数:★★★★
悲情原因:技术应用虽有重大突破,但产品不够成熟。
微软和英特尔曾经构想了这样一个产品—它是用户随身携带的移动计算设备,能随时随地接入网络,并与他人分享信息。终,它被命名为UMPC。为了达到构想中的体验,微软费尽心力地将效率低下的Windows系统强行装入,英特尔则将能耗比不高的x86处理器塞入其中。所以我们终看到了一个5英寸以上、带全键盘、厚重的“小型PC”。其实他们都错了,对于移动设备,用户完全不需要大而全的产品。UMPC的失败,给后人重新审视移动互联设备到底需要什么特质、应该怎么做、用户需求在哪里等重要问题的机会。终,我们才看到今天多姿多彩的移动互联设备,才有今天如此自由方便的移动互联生活。
悲情指数:★★★★
悲情原因:落后的技术难以满足充满创新思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