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了这么多电磁辐射测试报告,让我们再为大家完整梳理一遍。
大家知道,电磁辐射依靠电磁波进行传播,只有金属才能有效阻挡电磁波。要完全屏蔽所有的电磁波,好的办法就是用一个密闭的金属结构,把电磁波和人体隔绝开来。
而对于非密闭的金属结构来说,电磁波将从开孔和缝隙中泄露出来,电磁波的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就需要越小的开孔和缝隙才能阻挡它。因此更现实的做法是尽量缩小开孔和缝隙,这样也能屏蔽大多数电磁波,让电磁辐射值保持在安全标准之内。
现在我们掌握了防辐射的原理,再来看防辐射的方法。电磁波从电子设备这一源头发出,然后被人体吸收,因此要减小这个伤害,要么控制源头泄露出来的电磁辐射量,要么做好人体的电磁辐射防护。但从本次测试来看,人体防护和源头控制的实际效果截然不同。
先来看当下流行的防辐射服。由于防辐射服所用的面料添加了金属丝,并且编织结构较为紧密,因此其面料本身是具有一定电磁屏蔽效果。在完全包裹辐射源或人体的情况下,它的确能阻挡电磁辐射。
但是,当我们身穿防辐射服的时候,不可能做到完全包裹,总会露出头和四肢,此时又如何呢?我们又进行了一次模拟实验,用效果好的100%纯银纤维防辐射服包裹装有噪音源的纸盒子,只露出盒子顶部的一面(模拟人体身穿防辐射服,只露出头部)。此次测得的数据大幅超标21.25dB,大辐射量达到68.25dB。实际上我们身穿防辐射服时,暴露的远不止头部,而且防辐射服的领口、袖口、下摆的空隙也很多,电磁波几乎是无孔不入。因此防辐射服的屏蔽效果非常有限,更多的是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
除了防辐射服之外,流行的人体防护方法还有防辐射贴、防辐射卡、仙人掌盆栽,以及更离谱的防辐射眼镜、防辐射挂饰、防辐射钛金戒指等。它们都无法对辐射源或人体形成密闭的金属结构,又哪里来的电磁屏蔽功能?其广告宣传所谓的释放负离子功能也与电磁辐射毫无关系。除了工业用的专业辐射屏蔽服之外,“民用级”的人体防护纯属忽悠。
既然人体防护无效,我们只能从辐射源的电磁屏蔽上想办法。
在辐射源的测试中大家可以看到,显示器、平板、iPad等金属结构密闭性较强的IT产品发出的电磁辐射完全符合电磁兼容标准,我们平时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而不容易形成密闭结构的IT产品,比如笔记本电脑、键盘一体机发出的电磁辐射量就要高一些。至于玩家们常常讨论的裸机平台运行是否安全,看看在普通机箱的防护下电磁辐射尚且超标,裸机运行就更不安全了。
再看对电脑主机的电磁屏蔽。对比防辐射机箱和普通机箱,两者屏蔽的电磁辐射量至少有13.5dB的差异,它们都有电磁屏蔽效果,但普通机箱可能无法将主机的电磁辐射量降至安全标准以内。通过内部拆解,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做工用料上差异主要有几点:①防辐射机箱的前面板内侧是全金属密闭的(包括所有光驱位和软驱位),糟糕的普通机箱是啥也没有;②防辐射机箱尽可能减少网孔,网孔的孔径要小于5.5mm,而普通机箱有可能为散热直接开天窗,并且带网孔的顶盖是塑料的;③防辐射机箱的侧板采用单面喷漆,而普通机箱一般采用双面喷漆(成本更低),降低了金属侧板对电磁辐射的吸收能力。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着想,好为主机搭配防辐射机箱。而在辨别产品是不是真的防辐射机箱时,一定要检查上述要点,不要偏听宣传之词。
后我们想说,如果你关注电磁辐射,那就购买具有良好金属密闭结构的IT产品,给主机搭配防辐射机箱,这样就足以屏蔽绝大多数来自IT产品的电磁辐射,从源头上保证自身处于安全标准之内。其他的防辐射偏方,几乎都是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