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尽管AMD 780G与790GX都是十分成功的产品,但是在一年以后,AMD在整合芯片组方面又有什么新的发展呢?现在,经过努力,微型计算机评测室抢先获得了一款刚刚诞生、尚未进入量产的AMD新整合芯片组——AMD 785G,该整合芯片组的大特色就是支持DirectX 10.1 API。众所周知,DirectX 10.1与DirectX 10相比,并未带来多少新的特效,但改善了抗锯齿、光源、阴影的处理效率,可以提高游戏运行速度。从本刊2009年4月下对AMD Radeon HD 4890的评测中,大家可以看到,在相同画质设置下,支持DirectX 10.1的Radeon HD 4890在《风起云涌》测试中比只支持DirectX 10的NVIDIA GeForce GTX 260+快了近2倍。显然如果整合芯片组也支持了DirectX
10.1,那么是不是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呢?
这个疑问将在我们随后进行的实际测试中得到解答。此外,与AMD 780G、AMD 790GX芯片组相比,AMD785G芯片组有什么新的特性?图形核心运算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高清解码是否更强?下面就让我们在测试之前首先来了解一下AMD 785G芯片组的主要技术特性。
AMD 785G整合芯片组主要由RS880 桥与SB7XX系列南桥组成(南桥可由厂商根据产品定位任意搭配,要么采用低端的SB710,要么采用高端的SB750)。
与AMD 780G采用的RS780北桥相比,RS880北桥的主要变化是它集成的图形处理器由
Radeon HD 3200升级至Radeon HD 4200,不过尽管代号大小提升了1000,二者的实际区别却没有这么大。大家知道,不论是AMD 780G的Radeon HD 3200还是AMD 790GX的Radeon HD
3300,它们都来源于AMD入门级独立显卡Radeon HD 2400所采用的RV 610核心,而Radeon HD 4200则来源于AMD第一款入门级DirectX 10.1独立显卡—Radeon HD 3450所采用的RV620核心。与RV610核心相比,RV620的核心架构与RV610大致相同,采用统一着色架构(Unified Shader
Architecture)设计,拥有40个流处理器(Streaming Processor),1个纹理单元(内含8个Texture
Address Unit、4个Texture Filter Unit)以及1组渲染器后端组件(Render Back-End),二者之间大的不同在于RV620增加了对DirectX 10.1及Shader Model 4.1的支持。
左图:RS880北桥芯片;右图:SB710南桥芯片
而当RV620演化成Radeon HD 4200集成显示核心后,AMD对它还进行了部分改进。首先该核心的工作频率由Radeon HD 3450的600MHz降低至500MHz,这样它的工作频率与AMD 780G的
Radeon HD 3200相同,但比AMD 790GX采用的Radeon HD 3300的700MHz工作频率低,其功耗、发热量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其次AMD将其UVD(Universal Video Decoder,通用视频解码器)引擎由AMD 780G与AMD 790GX的UVD升级为UVD 2.0。UVD 2.0大的进步在于它在硬件上完全支持双视频流的解码,这意味着显示核心的解码单元能够处理两组高清视频流,即同时播放两个高清视频,并且不需要处理器介入,保持很低的处理器占用率,为用户带来更好的高清体验,并可流畅播放那些采用双视频流技术、具备画中画功能的Blu-Ray与HD DVD影片,而早期的UVD则只能对一个视频流进行硬件解码。此外UVD 2.0在高清画质后期处理还加入了如动态对比度增强、
DVD像素倍增等新技术。
音频输出上,UVD 2.0也得到了增强,可通过HDMI输出7.1声道的AC3、Dolby True-HD4和
DTS等编码的音频流,而在LPCM非压缩音频信号输出上,UVD 2.0理论上也可以支持LPCM 7.1输出。不过AMD官方对UVD 2.0有一个"maximum supported audio stream bandwidth is 6.144Mbps"(即大音频流带宽不能超过6.144Mbps)的解释,因此受带宽限制,UVD 2.0实际上只能实现
16-bit/48KHz LPCM 7.1的输出,无法支持24-bit/48KHz LPCM 5.1以上的输出(包括5.1声道)。当然这也比第一代UVD只有1.6Mbps音频流带宽,只能支持双声道LPCM输出要好得多。(目前只有
Radeon HD 4000系列独立显卡,以及NVIDIA的GeForce 8X00与GeForce 9X00系列整合主板支持多声道LPCM输出。)
扩展性方面,理论上来说AMD 785G芯片组与AMD 780G芯片组相同,均可以为显卡提供PCI-E 2.0 x16的带宽,但无法将带宽进行拆分,即无法组建CrossFireX。但现实中已经有厂商对它进行了破解,例如我们此次测试中的785G主板具备两根PCI-E x16插槽,可以支持组建x8+x8的
CrossFireX,并通过在第二根显卡插槽插入带宽切换卡进行带宽的切换。视频接口上,AMD 785G芯片组也可以支持模拟信号、DVI、HDMI、DisplayPort等各种接口,并具备双屏输出功能。
后让我们再来简单谈谈可能和很多AMD 785G主板搭配的SB710南桥。它来源于SB750南桥,具备6个SATA 2.0接口,也支持组建RAID 0、1、10磁盘阵列,不过缺少SB750所支持的RAID 5磁盘阵列组建功能,但具备SB750带来的高级时钟校准(ACC)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南桥与处理器之间增加一条直连总线,让用户可以在BIOS中控制处理器的一些内部设置,进而提升处理器的超频能力。此外,ACC技术的一大功能是可以对三核与四核处理器进行改造,即打开三核处理器中被屏蔽的核心使其“变身”为四核处理器,或打开低端四核处理器中被屏蔽的缓存。
这款采用AMD 785G芯片组的主板采用了与捷波悍马HZ01主板(采用AMD 790GX芯片组,本刊在2009年5月上、5月下曾进行过详细报道)几乎完全相同的设计。主板采用Micro-ATX小板板型设计、配备了完善的视频、音频输出接口,HDMI、DVI、VGA、同轴、光纤一应俱全,并拥有
128MB板载显存。
用料上,主板采用4+1相处理器供电设计,可使用四核处理器。同时,尽管主板是小板设计,但它仍提供了两根PCI-E x16插槽,具备组建x8+x8 CrossFireX的能力。此外,这款主板也是以反超频、节能为卖点的产品,所以它也采用了2条SO-DIMM笔记本内存插槽,以实现处理器、北桥、内存的大幅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