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本无本,当年东芝率先做了一台小号的电脑出来,于是便有人给它和它们起了一个名字:叫“笔记本电脑”。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如何界定和规范?其实并没有严格的学术上的规定,只是人们约定俗成。其意思大概是像笔记本一样的电脑,你也可以叫它便携式电脑、移动电脑、膝上型电脑等等,这些概念你曾今或多或少都听说过。
那么什么是上网本?上网本源于英文Netbook,是业界领导者Intel提出的概念,意思大概指专门用于上网的笔记本电脑,并且规定屏幕尺寸在10英寸以内,基于Atom平台……
哦!等等,不对,Intel不让咱们叫笔记本电脑,只能叫上网本,因为叫笔记本电脑容易与迅驰混淆。毕竟迅驰要保持较高的品牌形象和利润,如果都叫笔记本电脑,容易“误导消费者”——上网本只能用于简单的上网应用,而笔记本电脑除了上网以外功能更全——官方解释。而我个人认为,迅驰代表高性能移动计算(利润丰厚);Atom代表“基本”性能,省电(便宜)。就像Louis Vuitton和Baleno,都能保暖和遮羞,也都强调设计,但是差别嘛……显而易见。当然,这个比喻有点不太恰当,迅驰也有相对便宜的版本。
咱们《微型计算机》一直称呼它为超便携电脑,突出的是一个“超”字。部分消费者则称呼其为EeePC——明显被华硕先入为主。还有一些消费者称其为迷你型笔记本电脑——估计是受到台湾同胞的“小笔电”影响。总之,东西是一个,叫法有很多。
不过,这仍是一个模糊的定义——谁规定基于Atom平台10英寸以下的就是上网本?那11~12英寸基于Atom的小本叫什么?10英寸以下基于赛扬的小本又叫什么?基于VIA C7M或者NVIDIA ION平台的小本又叫什么?对不久前推出的SONY VAIO P,又如何界定呢?总之,有关这个小东西,厂商不断的制造概念和偷换概念,结果是弄得消费者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