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Live > 杂志文章 > 手机预装软件利益链揭秘

手机预装软件利益链揭秘

2013-12-23张平《微型计算机》2013年11月下

小张是一个在校学生,他在淘宝上购买了一款水货智能手机。这款手机原型是性价比颇高的日版三星Galaxy S3,本来不能在国内使用,但商家承诺已经帮小张刷好了中文版的操作系统,兼容国内网络。当小张收到手机并开启后,他发现手机中已经预装了部分软件,比如输入法、浏览器、影音播放器以及几个小游戏。一开始小张还以为这是卖家心好,帮他预装软件方便使用,可是当小张连上了宿舍的Wi- Fi,刚使用了10分钟后就发现,手机不停的弹出各种各样的广告,甚至有一些不良的信息,短信收件箱也接收到了几条莫名的注册消息。当小张将这些信息一一关闭后,发现自己的手机正在自动下载几个完全陌生的应用……小张很疑惑,为什么自己的手机会被预装一堆不认识的软件?为什么需要刷机、ROOT?为什么其他同学的苹果手机没有这样的现象呢?

用户量—畸形追求发展的软件市场

在谈预装软件之前,先给预装软件简单分类。目前的预装软件有三种,一种是厂商自带,比如你买了谷歌的Nexus 4,谷歌装了一堆诸如谷歌地图、谷歌音乐、谷歌搜索等软件,或者魅族、小米、联想、索尼、三星这样的厂商会安装一些自己操作系统带的自家软件,一般这些软件就算没用也没有恶意。其次是刷机系统自带,还有第三种就是通信运营商定制手机自带。后两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在所有问题都讲清楚之前,本文先将答案放在前面:无论是无害的还是恶意的预装软件,核心就一个字——钱。预装软件怎么会和钱扯上关系呢?这些软件难道不是免费的吗?显然,互联网的免费模式深入人心,让很多玩家以为互联网只有免费,殊不知,免费的午餐是根本不存在的,背后的推手还是伟大的金钱,没有金钱作为动力,用户根本不会接触到如此多的改版机、如此多的免费制作改版机操作系统的人,也不会有如此多的App和ROM开发团队。在回答预装软件问题之前,先来看看国内App应用的盈利模式。

智能手机目前的主流操作系统只有苹果的iOS、谷歌的Android以及微软的Windows Phone三种。无独有偶的是,这三种操作系统都建立了自己的应用软件消费环境,其中苹果和微软由于操作系统的封闭性,都是由自家的App Store或者Windows Store推送的。而Android这边的情况就复杂太多了,除了谷歌自己的Google Play外,还有大量的第三方市场,比如“安卓市场”、“机锋市场”、“360软件市场”等。

按照iOS平台上的发展情况来看(Windows Store类似),App开发商首先将开发出来的软件提交给App Store审查。App Store是整个iOS平台唯一的应用程序安装入口,在确保了软件内容合法、使用正常、没有侵犯用户隐私、没有恶意行为后,将其挂在App Store上进行销售——可以是免费的,也可以是用户付费的,这取决于软件开发商的意愿和消费者的选择。那些优秀的、付费推广的软件,可能会出现在AppStore的推广页面或者经由用户选择排序在前(当然现在App Store也有刷榜行为,这和本文偏离较远,暂且不谈;此外,越狱机器也并非iOS系统主流,也暂且不谈),获得了相当大的曝光机会和极为优秀的成长表现。这样App Store就建立了一个竞争机制,促使开发人员不断的推出优秀的产品。

回到我们常见的Android系统,如果一切顺利的话,Android平台的Google Play也会成为类似App Store的优秀市场并促使这样的竞争机制的良性运行——前提条件是整个系统将有严密的封闭性。可惜的是,Android是一个开放、免费、公开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任何有实力的人都可以对Android系统进行谷歌允许范围内的改动并将其公开发布——这实际上是安卓软件市场混乱的根源,因为安卓系统太开放了,除了自己的Google Play外,还允许使用APK的方式直接安装软件,并且也允许第三方应用市场的存在,甚至系统也是想改就改,几乎没有太多限制。

苹果App Store是封闭的iOS系统的真正核心
苹果App Store是封闭的iOS系统的真正核心


Google Play也不错,可是Android过度开放对其成长不利。

开放的操作系统有很多机会,软件开发商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下一拥而上开始圈地赚钱。在安卓市场折腾了三四年后,软件开发商发现,目前的App市场如此发达,开发商想搞一个有创意、有吸引力的软件,简直太难了。首先有创意的应用都快被挖的差不多了,其次这些应用重复率太高。打个比方来说,即时通讯领域,除了微信,还有Line、陌陌、米聊、易信、旺信、有你、来往、微薄、WhatsApp等数十款巨头的软件在争斗,这还不算一些小开发商的产品。与此类似的每一个领域,你都可以找到多款用途差不多的应用出来。不同开发商的软件绝对实力差距不大,在没有出现某软件在技术和应用上拥有“差辈”优势的情况下,要评价一个软件在未来是否有发展潜力、或者这个软件想在某时刻有赚钱的能力(很多App开始都以免费模式运作),应该努力提高什么?三个字:用户量。

微信的背后是腾讯QQ庞大的用户群
微信的背后是腾讯QQ庞大的用户群

某手机论坛上发布的各种类型“改装版”ROM。
某手机论坛上发布的各种类型“改装版”ROM。

现在的移动App市场,几乎是一个按照人多人少排序的市场。软件是否成功,就是看你有多少用户。有了人,就可以拿到风险投资,用户越多估值越高;有了人,就可以转身卖掉软件养老,用户越多卖的越贵;有了人,你就拥有在业界说话的分量,就有更多的广告分流、更多的收费设计、更多的赚钱机会。举例来说,微信的界面设计和谷歌所倡导的界面设计完全背道而驰,整个界面风格、功能性设计使用的还是老iOS的那一套(和iOS 7的扁平化、简洁化风格也完全不搭调),可是微信就能靠着腾讯这颗大树大树,将用户量提升到高,并且成功占据了移动即时信息App排行的第一名,现在触角已经蔓延到了游戏领域(轻松斩获第一)。与此类似的还有UC浏览器、新浪微博等人气很旺的应用。除了这些业界大佬外,作为一个新的应用开发商,或者是处于成长期、或者在类似应用中排名前五以后的开发商而言,如何扩大用户量,就成了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怎么提高用户量呢?走电子市场是一条路。可是电子市场本身也需要盈利才能存活,很多情况下除了刚才说的几个大牌软件外,如果其他开发商想推广自己的产品,需要砸钱才能有关注,付费才能获得广告推广。并且这样做了仍然有很多用户不买账坚决不安装,花钱效率得不到预期。那么有什么花钱效率高一些的办法,让用户使用几率变大?有,那就是预装。

说起预装,还需要简单谈一下国内的手机市场。众所周知,国内的手机市场其实远远不是明面上通过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认证的那些手机所能代表的。一些国际上抢手的机型或者某区域的定制机型,往往会由于惊人的性价比,被网络渠道销售商看中,通过特殊手段例如以工业材料手段报关入内,然后成为淘宝网店上各种各样“N码齐全”的水货机。这些手机的操作系统往往无法在内地直接使用,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比如语言、信号制式等,这就需要对手机的操作系统进行额外的处理。

由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开放性,系统行业内已经诞生出了无数的“技术高手”,他们的工作就是将原来无法在大陆市场使用的手机操作系统,通过改变ROM中的功能模块,变成可以在大陆市场使用的系统。今天,我们随便打开一些手机论坛,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新ROM被挂在论坛首页推广,供用户免费下载刷机。

当然,没有什么东西是免费的。这些制作改版操作系统的技术高手也需要养家糊口,他们怎么赚钱呢?他们的钱有两个来源:第一种途径是一些大的水货手机批发商、进口商给他们付款开发定制改版操作系统,再统一刷到手机上,并进入淘宝店铺、城市的水货手机店铺进行销售;第二种途径就是预装软件。

笔者有幸采访到了一个在华强北手机市场专门从事手机ROM改版和刷机工作的年轻小伙,他今年只有24岁,在本文中,我们称呼其为大华。下面是笔者和大华的一些对话:

笔者:你预装的这些软件,软件厂商给你钱吗?

大华:给啊,如果他们不给我们钱的话,没有人帮他装的。

笔者:你们是怎么收费的?一款软件可以赚多少钱?

大华:前几年还比较简单,他们(厂商)给我们的软件里面有特殊的代码,只要用户刷机连上网络,他们就知道有一个软件被激活了,然后就给我们钱。早的时候有2元钱到1元钱一个的。现在不行了,现在做这一行的多了。

笔者:之前多你赚过多少钱?现在的变化是什么?

大华:之前多一个月有两三万,多有五万多,我这个团队。现在做的人多了,厂商也有要求。以前是装上激活了就可以给钱,现在不行,现在得装一段时间才能给钱,要求转化率。一些用户拿到手机就刷机了是不给钱的。

笔者:你们对软件有什么审查机制吗?

大华:一般没有,他给我们我们就装。一般都是找厂商专门有做这些事情的人,现在也有一些专门做软件推广的公司,从中间再扣一笔。

笔者:你们怎么保证软件不会被用户卸载掉呢?

大华:调整软件权限到系统级,就不能卸载了。我们做的不算太绝,没有后门,你如果ROOT后可以用一些软件查看系统内置的软件,就可以删掉了。有些(软件或者系统)有后门的,还会不停的帮你下载小软件,一般不告诉你的话,很难知道是哪里开的下载。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到,厂商为了推广自己的软件,往往会在这些水货手机的操作系统中植入自家的软件来提高用户数量。并且这个过程是没有任何监控措施的,完全处于一种灰色的、无组织、无监管的状态,安装的软件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谁都无法保证。按照大华的话来
说,除了在操作系统上做手脚,让你无法删除软件外,还可能留下后门,在后台帮你下载安装软件或者悄悄走流量。甚至那些恶意预装软件除了提供该有的功能外,还会不断的下载其他软件进行安装,提高别的软件的用户数量。这还不是惊悚的,一些恶意预装软件在后台开着后门,干的事情就是窃取用户信息——虽然暂时没有这样的案件大爆发,但这些预装软件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只要它们存在于用户的手机中,用户就相当于捏了个定时炸弹,什么时候炸、怎么炸,它们说了算。

此外,软件厂商除了热衷于在水货手机的刷机系统中提供用户预装外,还会在一些行货手机的操作系统中提供预装软件,比如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定制销售的手机中,基本都预装有非必要的、厂商或者运营商提供的软件。相比水货市场的无序性而言,行货手机中推荐和安装的软件还算基本有序,毕竟都是正规厂商,并且他们也不愿意让愤怒的用户打爆投诉电话,因此他们还是有一定节操底线。恶劣也不过是给用户装一个弹窗广告的应用——不能关闭、不能卸载,只要用户不慎点入广告并打开网页后,谷歌广告计划或者相关应用厂商就会给显示广告的厂商推广账户上打入小额金钱,天长日久,这也算一笔不错的收入。

对预装软件而言,善意软件能提高用户量,恶意软件除了提高用户量还能窃取点别的东西,反正都是为了钱,何乐而不为?相比从各种应用市场推广的“软手段”而言,预装这样的“硬手段”效果更好。如果用转化率来看的话,应用市场推广的转化率低(可能还不到1%,但覆盖面大);预装的转化率甚至可以高达25%以上——也就是说,100个预装应用的手机,至少有1/4的用户终选择留下这些应用。这个数据也从侧面说明目前刷机或者手机安全软件的火热情况:因为有75%的用户流失了,这75%的用户,要么通过刷机卸载,要么使用安全软件代替卸载。

通信运营商的定制版手机内部也经常能够看到预装软件的身影。
通信运营商的定制版手机内部也经常能够看到预装软件的身影。

预装猛于虎

经过上文的分析,大家应该基本对预装软件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侵害了用户的权益。

首先,预装软件对用户信息、资金甚至人身安全性构成严重威胁。预装软件本身来源复杂,隐藏功能难以明确,很可能被恶意植入非法代码和功能,窃取用户信息、盗取用户数据、跟踪用户位置,对用户的信息安全、资金安全甚至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这一点对水货手机来说尤为重要,缺失了监管的水货手机市场发生此类问题的可能性较高。

其次,预装软件涉嫌对用户财产的侵害。手机在购买后,使用权、所有权就是用户的。预装软件在自身并不属于手机基本功能的情况下,被强制安装在用户手机中,占用了用户手机的存储空间、使用了用户手机的电能、影响了用户手机的性能甚至违背用户意愿,窃取用户花钱购买的网络流量,已经涉嫌侵害用户财产。

第三,预装软件难以卸载,涉嫌强制消费。预装软件本身卸载难度高,如果不卸载,用户很可能会被诱导或被迫使用这些软件,这违背用户对商品自由选择和自由使用的权利,涉嫌强制消费。

此外,对部分行货手机来说,预装了太多的软件后,手机本身的应用体验和功能受到了严重影响,用户如果想卸载掉这些软件,必须ROOT获取系统高管理权限。对很多行货手机厂商来说,一旦ROOT手机,就意味着用户放弃了质保服务。并且ROOT后的手机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也会下降,这也为用户使用手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防范恶意预装,政府和用户都得努力

对预装软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用户需要有比较明确的认识。虽然可能会有部分用户认为“我没有遇到这些问题,可能没有这么可怕”,从而疏于防范的话,终当每个用户都遇到预装软件带来的麻烦是,就显然为时已晚了。对于预装软件的规范化和管理预装软件市场而言,作为政府管理者的工信部开始在行货手机上准备了一些强制性的手段。

目前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已经出台规定《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其主要内容是:对手机厂商预装的软件,需要报工信部备案并向用户说明。此外,工信部还禁止了具有恶意代码、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未向用户说明就使用用户网络流量、侵害用户信息安全、违反国家法律的应用软件的预装,并且还规定除了预置外,也禁止以其它方式提供用户安装上述类型的软件。

恶意软件可怕之处不是其本身的内容,而是我们不知道的后门。
恶意软件可怕之处不是其本身的内容,而是我们不知道的后门。

工信部的声音为预装软件市场做出了一定的规范
工信部的声音为预装软件市场做出了一定的规范

工信部的官方出手肯定能震慑不少厂商,使得这些厂商未来在向用户提供预装应用是慎之又慎,至少不能明面上和工信部对着干。这是一件好事,值得赞扬。不过对用户来说,事情还没结束呢——对行货手机这样规定了,那么水货手机怎么办?

从道理上来说,水货手机属于非法入关的设备,没有缴纳税收、没有通过国家3C资格认证,是禁止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不过考虑到目前国内市场的现状以及产业链高速发展的情况,对水货手机这样的灰色地带暂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对用户来说,购买水货手机,其实就是自己担负可能出现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需要考虑学习一些基本的手机知识和技能来提高对抗手机恶意预装的能力,比如简单了解ROOT的原理、学会强制卸载软件、学会刷机、使用安全软件防控等。

总的来说,对恶意预装软件的防范,政府目前只能做一半,另外一半还得靠消费者自己才能完成。鉴于国内水货市场存在的特殊性,消费者只有加强自己的技能,才能抵抗可能存在的恶意预装软件风险了。

编辑点评:

系统开放性是一把双刃剑,在充分释放个性的同时也存在监管空缺。之所以出现预装软件的事情,正是由于各种利益阶层利用了这一点,达到牟取私利,甚至损害用户隐私安全的目的。同时,“灰色地带”的出现,反映出用户安全意识的薄弱,这一点尤其需要提高。

分享到:

用户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