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这篇文章时,我们就“将显示器升级为21:9超宽屏”询问过身边很多用户朋友。得到的回答可谓林林总总。除了觉得看起来会很酷、画面更有冲击力、可以并列排放更多程序窗口等答复之外,还有一些是疑问:产品价格是不是很高?电脑桌会不会放不下?这么宽的屏幕近距离用起来会不会频繁“摆头”?
对于新生产品存在疑问,这是无可厚非的。当年我们的显示设备由4:3、5:4向16:10、16:9过渡时,用户同样存在诸多疑问。接下来,我们还是从多方面逐一梳理,共同探讨21:9显示器这一新生产品吧。
21:9显示比例对于PC桌面应用是全新的概念。但对于电影行业来说,却是一个应用已久的画面标准。分辨率显示比例21:9,与当前主流电影变形宽银幕画面比例2.35:1是一致的。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画面是有固定比例的。画面宽度和高度的比例通常被称为长宽比,有时它也被称为纵横比或画面比例。早期的电影画面比例几乎都是标准的1.33:1,这种情况一直从19世纪末期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也就是说,电影画面的宽度是高度的1.33倍。这种比例有时也表达为4:3,即宽度为4个单位,高度为3个单位。这一画面比例后来被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所接受,称为学院标准(Academy Standard)。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几乎所有影片都是依这种比例而制作的。
当电影随着电视屏幕进入普通家庭中,好莱坞的影业巨头们发现了一个不好的兆头—影院的观众开始迅速流失。为了将观众重新拉回到电影院,他们想出了立体电影和宽银幕电影两个新技术举措。这两种新型电影的试验实际上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但直到50年代才真正受到重视。
1953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推出了CinemaScope的宽银幕电影格式,这种格式在其后的几年间被许多电影公司所采用。后来又出现了Panavision宽银幕格式,并逐渐成为了市场主流。
现在,电影业界有着多种多样的画面比例格式,但有两种“标准比例”占据着主导地位:学院宽银幕(Academy Flat,1.85:1)和变形宽银幕(Anamorphic Scope,2.35:1),而变形宽银幕也是当前应用得广泛的。
从过去我们所用的电视机和PC显示器来看,它们在画面比例上的变化一直都跟随着电影业的脚步—从4:3变为16:9,而今又有了从16:9向21:9变化的趋势。
主流显示设备的屏幕比例之所以由4:3变为16:9,是因为发现人的两眼水平视角大于垂直视角,并且人眼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景物并无限界的特点,为了使观众扩大视野,增加临场真实感,而21:9同样也是为了扩大横向视场,把4:3的比例进行扩展而得到的。
在这种趋势中,电视机行业的反应速度相对于LCD显示器更快一些。飞利浦是走在前面的品牌之一。飞利浦在2009年底发布了Cinema 21:9影院级液晶电视机,并在2010年正式上市,后来又随全球3D风潮推出了带3D功能的Cinema 21:9 Platinum。之后,TCL、海尔、VIZIO等品牌也相继推出了21:9的影院级液晶电视机。
不过,对于这些品牌所推出的21:9液晶电视机,市场的反应并不热烈。这些产品更多地是吸引了眼球,却没有赚到买卖。因为应用始终决定着技术和产品的成败,在应用的需求尚未达到相应的高度之前,它们会更多地被视为概念型技术和产品。
21:9的屏幕比例对于电视机而言,仅仅在于家庭欣赏大片时,可以真正实现无黑边的影院级效果。但事实上电视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除了用来看电影,更多地是用来收看电视节目。以我们国内的电视节目源来说,播放16:9节目源的高清频道不过寥寥十多个,很多地方台依旧在使用4:3节目源。这使得许多家庭正在使用的16:9电视机除了回放高清节目之外,很多时候都是播放着画面被横向拉宽的节目,或者在两边留出灰条,仅在中间部分以4:3模式进行播放。如果是21:9的电视机,面对这种情况会更加尴尬。因为目前还没有哪个电视台有21:9画面比例的节目源,即便是高清频道的节目,用21:9电视机来播放都会被横向拉宽。而假如使用21:9电视机去播放4:3的节目,那么就彻底悲剧了。
VIZIO XVT 3D CinemaWide TrueLED
那么,PC领域的21:9超宽屏显示器当前是怎样的状况呢?让我们先看看有哪些品牌的产品可能会在年内正式上市。在今年7月份的青岛sinoCES展会上,AOC和飞利浦都发布了自家的21:9超宽屏显示器。AOC发布的型号为Q2963PM,飞利浦发布的型号为298P4Q,两款显示器均为29英寸。
PC显示器的应用模式与电视机存在较大差别。对用户而言,电视机只有两大应用—看大片和收看电视节目,而其中又以收看电视节目更为重要。在电视节目源尚不能与电视机相匹配的情况下,21:9电视机在眼下的推广必然困难重重。
回过头来看21:9超宽屏显示器,PC上的应用远比电视机丰富,看大片、游戏、办公、图形图像处理、网页浏览,几乎不存在电视机上的节目源匹配问题。
21:9超宽屏显示器的另一个推广上优势是,随着用户PC配置越来越高,性能越来越强,已有一部分用户开始尝试双屏拼接甚至是三屏互连。其中既有发烧友和玩家在影音、游戏应用上对宽广视角的需求,也有制图绘图、视频后期处理、股票金融等领域的专业应用需求。在这些应用面前,21:9超宽屏显示器还拥有更为优秀的应用体验—不管是几屏互连,显示器相邻的边框始终会影响观感,而超宽屏显示器在实现同样宽广的横向视场的同时,并不存在由边框带来的观看障碍。
那么21:9超宽屏显示器在推广上可能会面临哪些问题呢?对身边朋友调查后发现,产品售价和近距离使用时实际感受是被用户考虑得多的。在正式产品上市之前,厂商的一些观点应该可以为这些问题给出答案。
由于双屏、三屏的多屏互联应用向游戏和电影等娱乐需求过渡,而不只专注于专业绘图和电影后期处理等特定领域,因此普及势头很快,但存在一个购买的成本问题。而单显示器如果具备超宽屏,可以实现多屏互联的效果,也容易实现超高分辨率,成本压力并没有多屏拼接这么大,所以更容易被玩家接受。
在面板切割方面,目前还没有发现很大的成本压力,不过超宽屏的产品在生产和推广上,也要看时机,要评估市场需求到底有多旺盛。至于成本控制,21:9和16:9没有可比性,所以是否合理,还是要看用户需求。如果现在对超宽屏的需求和对16:9的需求一样旺盛,那么成本控制就很容易下来。
超宽屏显示器的推广难点目前还是集中在应用上,在21:9或者说2560×1080分辨率下,相关的应用并不多,要吸引消费者购买,还是要看相关应用的普及。目前虽然高清电影很流行了,但用户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看电影。办公、文字处理和图像处理还是比较普遍。所以从现实情况来看,办公用户对21:9超宽屏产品的兴趣,可能比家庭用户更大。
在人体工学上,人眼可以接受的观看角度一般都是120°~150°。29英寸的21:9超宽屏产品,在坐得太近时的确会出现“转头”现象。但如果是多屏拼接,那么“转头”现象也是存在的,所以超宽屏的设计不会成为常规应用对用户的阻碍。其次,在办公环境的沟通和分享过程当中,超高分辨率和超宽屏能显示更多的内容,也没有显示器边框造成的观看障碍,在使用体验上依然是利大于弊。
传统的显示器用户,例如高端的游戏玩家和专业人士如股票分析师等常需要利用拼接双屏幕以同时监控更多信息画面。但拼接画面还是会有显示器边框造成的画面分隔影响视觉,或多或少都会让使用者感觉画面分离。而21:9的超宽屏显示器则没有这样的问题,可让使用者透过一个完整无缝的单一画面将所有信息尽览无遗。
当前,切割21:9比例的面板需要的成本相对16:9比例面板较高,因为目前新一代的面板产线大都是依电视主流的16:9尺寸切割尺寸设计。因此当前高端的21:9比例面板造价会较16:9比例面板稍贵,就像5、6年前16:9比例面板还未成为主流前也较16:10比例面板昂贵的情形一样。
这两款产品预计将在今年9月~11月间正式上市,终上市产品可能会与图片所展示的存在细节上的差异。
事实上21:9超宽比例显示器相较两个拼接屏幕是相对节省空间的,因为它只需要透过单一底座、颈架支撑并消除了拼接画面的支架与边框。而21:9在早是电影胶卷的原生比例,覆盖人眼主要视野的各个角落,因此使用者并不需要过度转头,就可更将更多画面信息纳入眼中。
未来显示器向超宽屏、超高分辨率发展已经是确定的趋势,目前华硕除了推出27英寸2560×1440超高分辨率的专业级显示器PB278Q之外,还正在着手研发更大尺寸和分辨率的21:9显示器产品。
以目前面板厂的生产情况,切割超高分辨率和21:9规格的面板,由于在技术上要求比较苛刻,所以目前成本比普通的1920×1080的面板要高许多,但是相信随着这些超高分辨率显示器的逐渐发展,成本会有改进的空间。
对于显示器厂商而言,现有的产品线分为中小尺寸产品和大屏产品,我们觉得这是两个不同的消费群体,消费者有各自的需求,在购买较小尺寸显示器的消费者中,目前来看他们并不需要特别高的分辨率,只要满足基本的应用需求即可。但是购买大屏显示器的用户,会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大屏显示器的部分,会有逐渐转变的趋势和可能。
对于21:9超宽屏显示器的应用体验问题,其实21:9的比例更符合人眼实际的视觉习惯,在合理的观看距离下,小范围左右移动视线并不太会让用户产生不适应的感觉。
可以这样说,由超高分辨率和超宽屏带来的技术突破,能够使用户同时看到更开阔的桌面和内容,对用户的工作效率或者使用体验将是非常大的提升。
要说21:9超宽屏显示器的全面推广和普及,现在来看还是一个不确定性较大的事情。首先从价格方面来说,21:9超宽屏显示器上市后的前期价格,应该会高于16:9显示器,但也会低于两台16:9显示器的售价。假如厂商在成本控制和定价策略上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21:9超宽屏显示器的推广之路无疑会增加一道极大的屏障。而后续价格能否走低,也要看是否有更多厂商加入其中共同推广。几年前各厂商力推16:10、16:9显示器以取代4:3、5:4显示器就是一个好的例证。
其次,在消费一端,喜欢追新的发烧友、狂热的游戏玩家、在专业领域有特殊需求的人士很有可能是21:9超宽屏显示器前期推广过程中的主要用户群体。大众消费者的跟进速度一定不会很快。因为从日常应用来说,普通消费者对于超宽屏显示器的需求并不十分强烈,16:9宽屏显示器也已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要普及推广,除非各厂商都像过去推宽屏显示器那样逐步停掉4:3和5:4显示器的产品线,并终让21:9显示器的价格降到如今16:9宽屏显示器一样的大众推广价,才可能出现16:9宽屏产品向21:9超宽屏产品全面换代的情况。
不论如何,对于21:9超宽屏显示器,我们充满了期待。待相关产品正式上市之后,《微型计算机》也将在第一时间进行深入评测,为大家带来更多21:9超宽屏产品的实际体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