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Live > 杂志文章 > 笔记本电脑的生命线——防滚架

笔记本电脑的生命线——防滚架

2012-07-31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2012年7月下

ThinkPad率先在笔记本电脑领域全面引入防滚架理念,为笔记本电脑的发展翻开全新的一页
ThinkPad率先在笔记本电脑领域全面引入防滚架理念,为笔记本电脑的发展翻开全新的一页

笔记本电脑看似孱弱的身体下是不是有足够的强度?不同的产品或许会给我们不同的答案,但当防滚架(Roll-Cage Design)设计被运用到笔记本电脑上时,似乎我们就不再同时需要两个答案了——笔记本电脑也可以做得非常坚固耐用。这一切,都得感谢IBM当年设立于日本神奈川县的大和实验室(现在更名“联想大和实验室”),它们将防滚架设计首次全面引入到笔记本电脑领域。

从赛车场而来,在消费电子领域发扬光大

防滚架其实并非什么神秘的技术,在更早的时候它就出现在了赛车场上。它其实就是根据产品体型而专门设计的一组框架,赛车上使用的“车防滚架”一般采用可拆卸的钢管组合件,它们在车身内部搭成了一辆车的形状,对车内进行专门的保护,它需要根据车身重量来决定材质与抗扭曲度,一般能够承受两倍于车身重量的冲击。这样如果在赛车时遭遇冲击,车身外部也许给搞得惨不忍睹,但车身内部尤其是驾驶员,却能够受防滚架框架的保护而安然无恙——人的生命重要,赛车上的防滚架设计其实源于血的教训,这方面的技术于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完善并得以全面贯彻。

“整体保护”理念从此普及

没有到人命关天那么严重,但是笔记本电脑因为冲击导致损坏或者数据丢失也是让人恼火的事情。在防滚架设计移植之前,各家厂商主要在部件的保护上花心思,比如索尼、东芝和IBM都在笔记本电脑上配备硬盘保护技术,通过感应硬盘的移动自动关闭硬盘或者移开磁头,来起到保护硬盘和硬盘数据的作用。但问题在于,如果整台电脑都在外部冲击下产生结构变形,硬盘或者其他部件内部再有多智能的保护程序也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对整台电脑进行“整体保护”,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理念。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从ThinkPad T60开始,研发人员在机身整体的打造上引入了赛车上的防滚架框架理念,笔记本电脑内部多了一个整体的防护框架结构。这个一体化成型的防滚架采用坚固而轻巧的镁合金(镁合金的强韧性/重量比是一般结构性金属中优异的),覆盖整个机器内部,通过将内部部件分隔包含在框架结构中的方式将内部部件牢牢稳固。这样,当电脑受到包括跌落在内来自各个角度的外部冲击力时,整个框架将把冲击力进行主动分散,大限度保持笔记本电脑内部的形状,板卡等各配件互相挤压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这之后不同厂商的各种抗震框架结构虽然名称不同,但原理和结构基本上万变不离其宗。

防滚架的设计大大提升了笔记本电脑的抗冲击能力。根据测算,第一代内置防滚架的ThinkPad就比未采用这一设计的前作产品抗震能力提升了30%,抗压能力提高了20%~40%。在之后的T61中,“双重镁制防滚架”则将防滚架引入了屏幕设计。这一结构设计上的创举可以有效抵抗外力干扰,即使意外发生也能保护珍贵的液晶显示屏免受损伤。更有效稳固双天线设计,保持无线通讯信号时时畅通。随着材料科技的进步,ThinkPad X301/X200s引入的第三代增强型防滚架采用了应用于航空和F1赛场的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合材质,更轻薄且更坚固,与笔记本内部复杂结构配合更为紧密。此外,增强型防滚架在稳固双天线设计的同时,运用玻璃纤维的特性,确保出色的无线传输性能。在这些技术的帮助下,ThinkPad也随之成为业界标杆,尤其成为商务人士可靠的工具之选。

ThinkPad的防滚架通过将部件分隔实现了强度的大幅增加
ThinkPad的防滚架通过将部件分隔实现了强度的大幅增加

衍生更多方案,苹果也不例外

防滚架设计不仅显著地提升了笔记本电脑的安全性,而且它还对笔记本电脑内部的结构、各部件的安排以及散热系统的设计等各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散热,防滚架在将各部件分隔开的同时也形成了各自单独的通风通道,热气被防滚架直接传导到散热口或通过机身面板实现整体散热,而相比之下,未采用防滚架的产品不仅内部热量集中到了某些高热部位,而且只能靠风扇来试图将热气抽离,效果自然与内置防滚架设计的产品不可同日而语。

此外,防滚架设计移植还有更多的衍生,更多的厂商开始采纳、吸收和借鉴这一方案,在内部结构上采用“隔舱”设计模式,这终完全改变了我们对产品的认识和使用体验,也改变了整个行业的产品设计方式。

分享到:

用户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