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当我们的目光从这些熟悉的封面上扫过时,除了感叹时间飞逝如梭之外,尘封多年的往事也随之开启。4位主编,许多故事,当年的创新与创举,也随着他们的思绪而重现。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来听听《微型计算机》封面背后的故事。
“不够安分”或许是绝大多数DIYer深藏内心的火种。DIYer们习惯于动手动脑一探究竟,甚至是拆解任何可拆之物,带着这般的思维模式,天知道何时何地那些异想天开的呈现会突如其来。你,或你周围的人们,谁又不期待着超乎想象、出人意料、发人深省的好戏上演?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样的大戏,好莱坞一年也拍不了几部,但在“DIY”的世界里,在《微型计算机》极具洞查力的“编剧”团队、极富想象力的“拍摄”团队以及创意非凡的“后期”团队的操刀下,这部与“DIY”有关的长篇大戏一“拍”就是15年,平均每月播2集,票房屡创历史新高,实属罕见!
夏一珂,《微型计算机》前主编,音乐发烧友,严谨务实的标准IT人。
我们称呼DIY玩家为“DIYer”,我们与DIYer们共同编写“剧本”。在这里,演员和观众的角色经常被颠来倒去—今天的你,在某一方面有了新发现,想与大家分享,我们邀请你来当演员;明天的你,渴望获得新知,请你告诉我们,我们请你看大戏,量身订制的;后天的你,就算是打发时间随便看看,也能获得赏心悦目之快乐。总之,让每一天的你,都离不开《微型计算机》,里面既有你想看的内容,也有你的“戏份”;在若干年后,再让每一期《微型计算机》成为你记忆中的经典。这样,也就不愧“DIY圣经”的殊荣了!
是什么让《微型计算机》拥有如此魅力?我想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编剧”无论在戏里戏外,都与观众拥有相同的“频率”,说着能够被彼此识别的专属“语言”,大家关注着的都是同一个的主题。甚至“编剧”入戏太深,搞不好就有“走火入魔”之危,但却是为了达成高“武学”境界,也甘冒天下之大不为。
我们一直在拆电脑、探索电脑、欣赏电脑、使之更好的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尊重科技、我们探索未知,我们总是能化腐朽为神奇,把平凡的产品用得出神入化,有别于普罗大众。我们是DIYer,我们有一片共同的沃土—我们的《微型计算机》。
一个评测新流派——“拆解派”在《微型计算机》2000年第24期杂志诞生了。在这期封面产品照中,第一次出现了“不完整”的产品—创新公司的NOMADJukebox被我们拆解了。当然我们想传递的信息并不是什么产品被拆了,而是“拆东西”这一DIYer的天然属性需要再张扬一些。透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让玩家体验新的玩法—拆东西(你还要保证能装还原)。故此,我们谈论到的“疯狂的DIY”并不是乱拆乱用,而是以一种尊重、探索、欣赏的态度去对待这些“电子艺术品”,甚至可谓到了某种“恋物”的程度。另一方面,对于当时售价高达4900多元的稀罕物来说,就算你拥有了,但舍得拆吗?没关系,我们帮你实现梦想,因为你是DIYer,你想看到和玩到不一样的东西,而这些内容只有在《微型计算机》这本“DIY圣经”里才能找到。如此种种,促成了这篇文章的诞生,促成了这期封面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