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MWC大展上,三星展示了能够投影50英寸画面的投影手机GALAXY Beam,随后在国内举办的三星中国区规模大、级别高的新品发布与高峰对话活动“三星中国论坛”上,GALAXY Beam也以重点新品的角色,出现在大家面前。
如果说通过不同的造型与各种用户界面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已经为大家所习惯,那么GALAXY Beam带来了全新的“看手机”的方式,则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属于手机的另一种未来的发展方向。
GALAXY Beam是目前投影手机的唯一选择,注意,它还是Android系统的。
看起来似乎15流明的光通量有些捉襟见肘,但实际上在微型投影领域,这属于“主流”配置了。在会场的现场演示当中,三星专门强调了小空间范围的应用,这其实也在提醒着我们GALAXY Beam的佳使用环境——卧室、客厅以及小会议室会是GALAXY Beam主要出现、且能正常发挥功用的场所,真要当做专业投影仪,至少目前的GALAXY Beam还无法达到要求。
GALAXY Beam实际上是微型投影仪在手机市场当中的延续,你可以说这是一个新鲜玩意,也可以说其实是微型投影仪的马甲。
尽可能清晰地阐明自己的定位,让GALAXY Beam的努力更能够得到我们的认同,事实上在这样一款仅仅12.5mm厚度的机身上能塞进一颗LED投影灯,并通过双核处理器方案以及2000mAh的电池来为投影功能提供支撑,这本身也反映了三星的技术实力。不过如果从微型投影的角度来参考,GALAXY Beam的续航能力并不容乐观,大多数15流明的微型投影仪,1000mAh的电量只能支撑1小时左右,考虑到GALAXY Beam还需要为手机的运行消耗一部分电量,那么实际上的使用时间非常有限。当然,具体表现会如何,还需要我们实际去体验了。
德州仪器的DLP解决方案在微型投影领域的成品,可以参照旁边的硬币来判断大小。
DLP Pico大大缩减了尺寸,这是能够实现微型化的首要功臣。
GALAXY Beam并不是第一款投影手机,2009年、2010年期间,富士通和三星都在一些展会上发布或者展出过类似产品,它们都通过投影模块的方式,以内置或分体设计,在手机上实现投影的效果。这当中,德州仪器的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系统芯片一直是业界主流的芯片方案,它的内部由显示微镜所组成,以精密的半导体光开关部件,通过微镜角度的调节来实现投影像素亮度的改变(早在2009年的MWC大展上,三星的i7410也同样采用这一系列的方案)。
此外,国产的LCoS显示芯片(由武汉全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也用在一些小厂的投影手机上。而GALAXY Beam则使用的是DLP Pico芯片,这是由德州仪器在2010年发布的针对微型投影领域的芯片,具有体积小的特点。
除了芯片,投影灯泡的选择同样重要,专业投影仪的灯泡有着一定的使用寿命,后续维护所产生的成本也难以控制,因此投影手机必须采用LED光源,一方面这能比传统灯泡更小,节省“寸土寸金”的手机内部空间;另一方面则能延长光源的寿命,节省整机的成本、维护的费用,也避免后续维护的“折腾”。
手机上加载投影模块真正成为现实,芯片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包括LED光源运用在内的一系列能耗控制方案:LED本身的使用寿命就比投影灯泡长得多,让手机淘汰的速度早于LED光源的寿命;同时LED冷光源技术让散热在投影手机上变得不是问题;再加上直流供电等方式,让手机上整体的投影功耗大幅降低……从概念产品快速出现的2009年到现在,不仅相关技术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成本也大幅下调,让投影手机真正得以量产并与广大普通消费者见面。
投影可以是一个噱头,也可以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解决方案,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各种场景:将手机上的游戏投影在墙壁上,让一群朋友玩得更尽兴;在派对上,将自己手机上的照片、视频等多媒体内容投射出来,让整个环境的气氛进一步升温;在会议室里,不需要专门用投影仪连接电脑,只需要一部投影手机就能开始为客户们讲解方案;包括在睡觉时,向天花板上投出一部电影或者一集连续剧,一边看一边进入梦乡……当投影手机过了概念、尝试的阶段,而确实能够在小范围环境当中发挥作用,它确实能派上用场。不过重要的前提是,电量能够跟得上。